[车饰堂 讯] 如今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但许多人用车的认知上存在很大的误区。
■误区之一:有车出行可以很随意
流行的观点:有了车,想去哪,就去哪,距离不再是问题。
评点:没车的时候,想买车;但有车以后,有些时候宁可自己没有车。
塞车是城市常见的现象,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这时,开车反而没有搭地铁来得便捷,地铁不会晚点,不会塞车。
停车同样是一个难题,千辛万苦开车到公司楼下,却发现车位全满了,无奈之下,只能再兜一圈,在周边地区找车位,停好之后再步行一段距离去公司。有时候,交通事故把道路给堵死了,坐公交车的可以潇洒地下车步行,开车的人只能郁闷地“望洋兴叹”,总不能弃车而走吧。据称,美国人“容易暴躁”的指数全球最高,这与他们长年累月碰到塞车有很大关系。
■误区之二:坐在车内,自己会很安全
流行的观点:汽车可是钢铁做的,有安全气囊,有ABS,相当安全。
评点:汽车的确是钢铁做的,如果是在与路人、动物等发生碰撞事故时,车内人往往要更为安全。虽然现在汽车安全配置是越来越高,但这是在一定速度限制下才能保证乘客安全,如果超速到150km/h发生事故,再安全的车辆都没用。汽车也是一种“设备”,也会出故障,所以,开车要把安全拿捏在自己的手中——遵守交通规则,不能过于依赖汽车。
■误区之三:长途自驾游是潮流的表现
流行的观点:汽车要用来旅游、越野,长途自驾游、徒步远行、攀岩是扩大社交圈子、缓解工作压力的一种方式。
评点:有人国庆七天一口气地开车跑四五个省,经常半夜还在赶路。与其说这是“旅游”,还不如说这是在糟蹋自己的身体。而且不要把SUV等同于越野车,即使你买的是一辆真正的硬派越野车,也不要轻易地去挑战那些荒无人烟、复杂的越野路面。当然,户外活动肯定比整天待在室内不活动强,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误区之四:走,我们飙车去
流行的观点:电视上看F1比赛似乎感觉速度不怎么快,以为自己也能达到。看了《头文字D》,以为车技似乎也就是平时飙车就能练出来,只要胆量大,本领就可以一点点练出来。
评点:如果有教练指导,并且是在赛道上飙车,的确能提高车技,但要量力而行,不能勉强。赛车强调人车合一,但很少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要知道F1车手或者汽车特级表演演员都是经过多年的训练才有今天的成就。
■误区之五:装上节油器就能很省钱
流行的观点:希望自己车子省油但又不能换车,听说安装一个节油器,就能提高燃油经济性,每百公里可以省下一半的汽油,在油价高涨的今天,谁能抵挡这样的诱惑?
评点:目前市面上90%的节油器都是假的,它和流行的塑身内衣一样,都会对本体产生不良的影响。节油,如果改变不了先天条件(如发动机、变速器等),可以通过改变后天条件——良好的驾驶习惯来形成。
当然,买了车毕竟是用来享受,也不要为了节油,刻意地不开空调、不开音响,倒不如先不买车。
■误区之六:车好,不需要除臭
流行的观点:贵的车子,用料当然也会高一个档次,当然不会有刺鼻的塑料味和各种污染。
评点:新车和新房一样,一开始都会有各种味道和污染,贵的车子相对会少一些,但不代表就没有。即使再贵的房子,装修完都要打开窗通风一段时间,车子也是一样,不能因为没有气味,就忽略了这一步骤。
■误区之七:爱车所以要整天“黏”着它
流行的观点:要不是没油,才不愿意从车里出来,汽车所提供的操控魅力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
评点:开车和上网一样,时间不能过长,目前,的士、货车司机常会有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炎、痔疮等职业病。开车时间太长,也容易引起人的视觉疲劳,引起类似的神经系统疾患。
买好车,开靓车,这是都市年轻男性最大的追求,但要注意,追求时髦的同时也不要让自己陷入这些误区,不能只要漂亮而浪费了金钱、忽视健康。(责任编辑:王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