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饰堂 试车] A6L无疑是奥迪最成功的车型,当宝马5系供不应求,奔驰E级用大幅优惠吸引着消费者的时候,奥迪用换代进行有力的回应。
中国人讲究中庸,而所谓中庸在我看来就是不出圈,和周围融合成一体,所以庞大的保有量让奥迪A6L变成了多数派的选择,所以尽管新一代奥迪A6L看上去要比对手时尚很多,但它依旧是中庸的选择。
所谓中庸就是努力跟周围人保持一致,而A6L这种大众
化车型,依旧会被打上中庸的标签,尽管它时尚前卫
什么人会成为奥迪A6L的购买者?首先肯定不会是我这样的普通编辑,新兴行业的领跑者是特立独行的,它们要个性要语出惊人,也不会选择。所以A6L的目标客户应该来自于传统行业或者政界,车对他们来说是一张名片,需要通过座驾来获得对方的信任与好感,不需激进,只求无过。
1968年第一代奥迪100诞生,4缸发动机能够爆发100马力,从而成为当时的经典之作。时间推移到2012年,第七代奥迪A6L正式来到中国。和其他车型一样,新A6L也有了一张家族脸谱,多边形进气格栅依旧保持大嘴风格,通过前轴前移,发动机舱更加修长,在不增加长度的同时增加轴距,扁平的车头和车尾同样是奥迪目前的设计趋势,而车身侧面线条却和上代车型相似,内凹的硬腰线则迅速的吸引旁观者的眼球。
每一个品牌都会有自己的个性,比如奔驰会让你感受到宁静和优雅,宝马会勾起你好动的内心,而奥迪则给人一种科技感。科技感从何而来?例如日间行车灯已经成为潮流,而能够像奥迪这般蜿蜒曲折富于美感的不多;再比如高配车型将氙气大灯改为LED形式,除了寿命更长,照明效果更好外,更轻的重量也为节能做出贡献;此外新一代车型轴距相比老款增加了67mm,但整体长度减少20mm,前轴前移让前悬缩短82mm,配合动态转向系统,低速状态下方向盘从左到右只有两圈,A6L给你的感觉就像是A3一样紧凑,没有5米大车的臃肿和拖沓。而诸如静音技术等等都是奥迪在科技方面的表现,只是有些科技外显于表面,而有些确实隐藏在机械之后,需要你细细感受才会有所发觉。
奥迪在日间行车灯设计方面很有造诣
和以往不同,此次试驾会被安排在珠海落地,然后长途跋涉到深圳进行后面的内容,第一天600公里左右的路程让我可以对新一代A6L有足够深入的感受,而为了以实用为主,我选择了2.5L V6版本,这必须将成为最畅销的车型,并且这款发动机也是奥迪的最新产品。
家族化让每款车都相差不多,只能靠视觉上的冲击来判断型号了
这款2.5L发动机与2.8和3.0T发动机同宗,通过缸内直喷和AVS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实现更好的燃烧效率,可能140kW的最大功率不算惊艳,但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配合先进的8速自动变速箱、轻量化设计理念以及自动启停系统,接近两个星期的驾驶之后,行车电脑显示的综合油耗在11L左右,实际表现还是能够让人满意的。
推荐深色暗纹木质装饰加米黄色内饰版本
内饰和外形一样给人惊喜,以往我更多见到的是采用浅灰色内饰的A6L,而这次我选择了一辆米黄色内饰车型,以往我不是太喜欢这种颜色,总感觉缺乏质感,但新A6L却让能让人感觉到一种厚重感,原因在于暗色木纹内饰少了几分轻佻,多了几分雅致,搭配偏暗的米黄色,档次感由此而生。
挂入D挡,奥迪全新的换挡杆手感很好,虽然没有新A8L的那么前卫但握感饱满。2.5L发动机动力输出很平缓,符合行政级车应有的从容与淡定,而之后又试驾了一下3.0T车型,纵使坐拥220kW的最大功率,但依旧感觉波澜不惊,看来对于新一代A6L,奥迪的思想很明确,就是要平稳和舒适。
2.5L发动机是全新产品,调校不激进,但内力浑厚
忘了双离合吧,8AT更适合拥堵的城市
前排座椅很舒适,线条和身体曲线贴合度很高,对于肩部和头部的支撑亦非常到位,所以很简单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坐姿,跑长途也不会因为支撑性不足而感到疲惫。作为会开车的前排老板,我觉得奥迪A6L坐起来很舒适,而对于那些不会开车的老板来说,后排同样是种享受。超过3米的轴距可以舒适的翘起二郎腿,高配车型还提供了控制键,可以调整前排座椅位置和靠背角度,并且通过中央扶手上的按键,可以享受到三种不同的按摩方式,短暂的试用让人觉得很享受,而如果能够将按摩力度加重,则能够让那些疲惫不堪的老板获得更高的舒适度。
完美的贴合度是前排座椅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
空间已经不需要多讲了,老板们在高配车型上有更多的权利
转向是奥迪一贯的风格,准确但不紧绷,不会因为路面细小的缝隙而让方向盘产生抖动,驾驶员即使在高速巡航时也可以轻松的将手搭在方向盘上,而无需时刻神经保持高度紧张。另外前文已经介绍过,这代奥迪A6L提供了可变齿比转向系统,所以低速下帮助驾驶员转向,而高速时对于方向盘的转动变的宽容,在城市驾驶奥迪A6L可以忽略掉长车身带来的麻烦,它显得很紧凑,就像一辆A3那么轻巧,而高速时却又可以变得很稳重。
安静稳定是A6L给我的最深印象
经过短暂的市区道路行驶,我们开始转向高速,8速变速箱在市区中的表现值得肯定,积极且果断,对于加速和超车的指令反应迅速,右脚力度的变化会迅速传递给发动机和变速箱,从而转化为澎湃动力。
左侧的LED车灯会灭掉两盏,不是坏了,而是保证不晃到对向车辆
高速是检验这款6缸发动机底蕴的时刻,右脚保持一个适中的力度搭在油门踏板上,看着速度的不断攀升,从60公里到120公里显得波澜不惊,而从120公里提升到180公里时车内依旧安静,车身也没有因为高强度的行驶发出异响,180公里到200公里开始有些乏力,但依旧能够感受到动力在向外涌,200公里的时速是转速表停留在4000转/分,此时变速箱升到8挡。而当速度从200公里上升到230公里时,下过小雨的高速公路开始考验车轮,可以感受到这款前驱的2.5L车型车轮已经开始流失附着力,车身也有些响动,此时松开油门,速度回到200公里/小时,车内又回到刚才的寂静。
即使是在湿滑路面,A6L依旧能够以高速稳定飞驰
如果路面保持干燥,那么我的座驾开到250公里时应该依旧能够保持镇定自若,而配备Quattro四驱系统的车型即使在湿滑路面依旧能够冲刺到250公里时依旧保持泰然自若,当然高速是需要遵守交通规则的,我也只是短暂的体验这款车的极限而已,而把车控制在一个你能够掌控的范围内,才是最安全的。
行驶舒适性方面,这个级别对于磨平路面颠簸的能力都无须怀疑,不同之处只是每个品牌有各自不同的处理方式。入门的奥迪A6L采用常规的悬挂系统,而高配车型则增加了空气悬挂,一方面对于路面震动的吸收能够更加彻底平顺,此外驾驶员也可以通过驾驶模式选项来选择更富激情的硬朗调校和更舒适的柔软调校。另外奥迪的镇宅之宝Quartto系统在动力输出上偏向于后轮驱动,通过后桥的电子差速器,让驾驶更具乐趣,而在极限状态下,车辆的特性也很容易把握,极限来的很有预见性,所以驾驶员可以很轻松的通过松油门和调整方向来保证车辆稳定性。
我的观点
新尾标我最终没有明白,我觉得也不需要明白,买就是了
从珠海到阳江再到深圳,整个行程在600公里左右,期间经历了暴雨、畅通的高速、城市拥堵等多种情况,新A6L始终保持着一种从容与稳定,身边同行的媒体也基本上睡了一路(网媒编辑真辛苦)。对于新车,我觉得它虽然变得时尚了潮流了,但依旧在主流阵营,庞大的保有量让它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行政级车的消费理念也让人们更容易接受一款A6L。这是对于传统行业的消费者,而对于那些新兴行业的精英,新A6L的设计风格同样能够将他们注意力从宝马5系转移到自己身上。(责任编辑:王昆)